取消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霜
SHUANG JIANG
降
赋得九月尽
唐 元稹
霜降三旬后,蓂馀一叶秋。
玄阴迎落日,凉魄尽残钩。
半夜灰移琯,明朝帝御裘。
潘安过今夕,休咏赋中愁。
一、历史渊源
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。霜降时节,万物毕成,毕入于戌,阳下入地,阴气始凝。天气渐寒始于霜降。
无论是露还是霜,皆由地发,非从天降,怎称为霜降呢?其实“霜降”这个名字只是用来比喻这时节“气温骤降、昼夜温差大”的气候特征。
二、气象变化
进入霜降节气后,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,昼夜温差迅速增大。尤其在江南、华南地区,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;而西北、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“寒风落叶”的初冬景象。
三、农事活动
霜降节气后,冷空气活动愈加频繁,昼夜温差变大。
霜降时节,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。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,因为“霜降不起葱,越长越要空”。
在南方,却是“三秋”大忙季节,单季杂交稻、晚稻才在收割,种早茬麦,栽早茬油菜;摘棉花,拔除棉秸,耕翻整地。
四、传统习俗
『吃鸭子』
在闽南、台湾地区,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,也就是北方常说的“贴秋膘”。闽南有句谚语,叫做“一年补通通,不如补霜降”,充分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。每到霜降时节,闽台地区的鸭子都会卖得非常火爆。
『赏菊』
古有“霜打菊花开”之说,所以登高山,赏菊花,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。
『吃柿子』
在中国的一些地方,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,在当地人看来,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,还能补筋骨。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:霜降吃丁柿,不会流鼻涕。
美洛迪
生物有机肥
正宗的生物肥又叫活肥,生物菌会随着时间、温度、水分的变化而变化,属于生物菌生长繁殖的正常变化,不影响肥效。
本产品添加了稀土元素,可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,增强光合作用,促进根系发育。此外,防病抗逆性强,能分解残留农药和重金属,适合有机农产品的生产。
科普来自百度百科《霜降》,侵删。
复制成功
×